「你今天怎麼穿得這麼土?」這句直白的批評,來自娃哈哈集團的現任總經理宗饗莉。在一次董事會會議上,她在約100人的面前,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一位下屬的發言,質問對方的穿著。這種直接且略顯尖銳的管理風格,深深地刻印在了曾在娃哈哈工作多年的員工心中。這一幕,彷彿宗馥莉接班後激烈改革的縮影,也揭開瞭如今公司內部愈演愈烈的風波。
2024年秋,娃哈哈的氣氛似乎變得異常緊張。內部的紛爭不僅是日常的管理問題,而是牽扯到了員工的根本利益、公司未來的方向,甚至涉及到宗馥莉個人的領導方式與管理理念。在這場風暴中,宗馥莉對公司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人事和股權方面的調整,已成為各方爭議的焦點。
自從宗慶後過世後,娃哈哈集團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劇烈動盪。宗馥莉上任後,幾乎每週都會發布新的組織架構調整通知,數十年的老員工紛紛被「清理」出局。曾經為娃哈哈貢獻青春與心血的核心主管,在宗馥莉的管理下,許多都已經選擇離開,甚至有人開始反思宗馥莉的改革是否會讓這家公司變得面目全非。
最讓人無法忽視的是,宏勝飲料——一個原本作為娃哈哈的代工廠,近些年不斷壯大,已經悄然滲透進娃哈哈的核心業務當中。宗馥莉手持宏勝飲料的控制權,而她的改革似乎已經開始將娃哈哈的資源和核心員工轉移到宏勝,這不僅讓員工心生疑慮,也使得曾經相互依賴的兩家公司開始走向不同的道路。宏勝與娃哈哈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有傳聞稱,宏勝飲料已逐步將娃哈哈的銷售和生產資源收入囊中,這樣的變動令員工們不安,擔心娃哈哈會在未來成為「空殼公司」。
隨著這一系列改革的實施,員工們的反感情緒愈發激烈。 2018年,公司曾以「股權回購」為名,對員工手中的股份進行了回收,但當時承諾的「幹股分紅」逐漸被取消,員工的收入開始遭受直接影響。這個變動讓員工們感到背叛,尤其是在宗馥莉的領導下,公司的傳統股權激勵計畫幾乎被徹底打破,許多中高層員工選擇離職,紛紛開始向外界披露公司內的「內部潛規則」。
不可忽視的,是宗馥莉的管理風格。她做事果斷且不拘泥於傳統,常常透過強硬的手段推進自己的改革。正是這種個性,使得她在處理員工關係時,顯得過於冷酷和直白,甚至令許多老員工感到被「遺棄」。在她的管理下,娃哈哈的原有員工文化與宗慶後時期的親民作風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注重個人效率和成果的製度化管理方式。
對於這些變化,宗馥莉並不避諱。她在公開場合坦言,自己並非單純想要繼承父親的公司,而是希望能把娃哈哈帶入新的發展階段。她多次提到,娃哈哈需要進行“徹底清理”,包括市場結構、人員配置甚至整個企業的思維方式。這些直言不諱的發言,似乎表明她早有計劃,把娃哈哈集團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重塑。
然而,這種做法卻使得公司內部關係變得緊張。曾經與宗慶後合作無間的高階主管,現在卻發現自己被逐漸邊緣化。在宗馥莉上任之初,一些原本被認為是「宗慶後親信」的高層,甚至因無法適應新的管理模式而主動離職。許多曾為娃哈哈拼搏了多年的員工感到震驚,他們並不理解為何這些年為公司付出的努力,最終換來的只是被「替換」的命運。
這場公司內部的權力鬥爭,遠遠超出了單純的領導更替問題,甚至涉及了企業未來的方向。宗馥莉透過將宏勝與娃哈哈兩家公司進行合併操作,將大量資源從娃哈哈集團轉移到自己掌控的宏勝飲料,不僅讓員工產生疑慮,也引發了外界對她是否存在「掏空」娃哈哈的質疑。在離職員工的眼中,宏勝所獲得的資源已經開始吞噬原本屬於娃哈哈的市場份額,而宏勝也因此迅速擴大,甚至超越了娃哈哈的獲利水準。
可以說,宗馥莉接管娃哈哈後的改革,既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是利益結構的重組。她透過改變公司組織架構、調整人事政策、強化宏勝的市場份額,試圖為娃哈哈打造一個全新的未來。然而,這些變化是否能帶來預期的成功,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當一家公司進入改革階段時,總會有利益受到損害,甚至是原有秩序的崩塌。宗馥莉如今所做的一切,既充滿了冒險,也充滿了挑戰。而對於那些曾在娃哈哈工作過的員工來說,這場風暴或許意味著他們曾經的付出和利益將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未來,他們的「家園」是否還存在,又是否會像他們所擔憂的那樣,變得越來越空洞,成為一個被資金和權力操控的空殼?
宗馥莉能否如她所期望的那樣,成功將娃哈哈引領向更廣闊的天地?她與老員工之間的矛盾,是否能找到適當的平衡?這一切,仍然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宗馥莉的「革命」之路,注定不會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