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南岭五枚庵所在地热心公益人士,高度重视当地少林五枚咏春文化的旅游优势,挖掘培养莆田武术人才,助推莆田市咏春拳协会成立!
2024年12月6日在莆田市咏春协会成立大会之际,南岭五枚庵在该协会成立大会场上成功展示文物挖掘成果,亮出历史文献闪点,突现五枚咏春传武文化特色,受到了国际咏春总会会长梁挺博士及热心支持咏春文化发展的同仁们肯定与好评!
会上,莆田市武术协会名誉会长、莆田南岭五枚庵武术顾问姚志贤向梁挺博士介绍如何将莆田咏春拳五枚手这一独到的南派功夫技法走向泰国、俄罗斯。
五枚庵名誉董事长严金星向莆田市武术协会会长薛国武、莆田市咏春拳协会名誉会长初玉强、会长唐君杰及莆田市散打搏击协会胡海鹏汇报咏春拳发源地五枚庵演武坛遗址如何挖掘与推广。
五枚庵发起人朱金怀、林业平向新闻媒体人士黄建华导演等人交流下步如何发挥少林五咏春文化特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五枚庵理事会成员通过这次在莆田市咏春拳协成立大会与相关人士沟通交流后,倍感要让全球咏春同仁认知咏春拳发源地在莆田的责任重大,压力倍增!
与会热爱咏春文化同仁们相信在莆田市咏春拳协会专业指导下,充分利用这次国际咏春总会会长梁挺博士一行在莆田所产生影响力,通过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强指导引领,一定会打造出世界咏春拳发源地在莆田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附录:
凡事皆是缘‖姚志贤、林桂池、林笔顺(福建)
姚志贤、林桂池、林笔顺的相识到相知,是偶然亦是必然。也许有点默契,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这三人相识于莆田学院图书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互相进步,互相取暖。
姚志贤,文人武相,文武双全之人,为人豪爽,对武术有很高的造诣。
姚志贤简介:
姚志贤,男,福建莆田人,1971年出生,医师,师承莆田南拳祖师杨少奇的高徒陈子宏的弟子方玉荣;佛祖拳传人郑金贤;南少林妙应拳传人释贤灿(贤灿祖父林公<林亚和>曾拜清代莆田囊山寺武僧桂林禅师学艺,桂林禅师在囊山寺融合南少林多派武技之长演变形成三叉拳,为纪念囊山寺开山祖师-妙应禅师,桂林禅师将三叉拳亦名为妙应拳。释贤灿演示的妙应拳在莆田市第二届南少林拳大汇赛获优秀奖,曾协助拍摄14集电视连续剧《南少林》,释贤灿在片中扮演方丈并指导武术)。
姚志贤历任福建省南少林武术促进会高级武术研究员;莆田学院体育学院武术顾问,莆田市武术协会名誉会长,莆田市武术协会南北派武术中心武术总教练。
姚志贤经国际武学文化发展促进会、北京《武魂》杂志编辑部联合资格认定并授予“武魂百杰之中国当代武学名家”荣誉称号;获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颁发的入编《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人物》典籍证书;入编华夏出版社<国家级出版社>(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时代风采》)等文献典籍;编著的《南少林拳械武医汇宗》、《南少林真传武功秘笈》、《南北派武术拳医散打》、《少林武当峨眉武医实战》、《莆田民间武术》已由四季出版社、中国博学出版社、现代文学出版社、国际科学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林桂池,莆田学院体育老师,为人有正义感,在武术方面有很高的研究和成就。
林桂池简介:
林桂池历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类);中国武术六段;福建省南少林武术促进会高级武术研究员;莆田学院武术教师;莆田市武术协会南北派武术中心妙应拳研究员。林桂池擅长各种拳派的武术理论研究,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健身气功比赛,获得六字诀集体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八段锦、易筋经集体三等奖4项,五禽戏集体二等奖1项,获得2022年全国传统拳网络赛咏春拳三等奖,2019-2024年团队成员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大学生比赛获得校级、省级金、银、铜各
林笔顺,写些文学作品,喜欢结交一些文 人墨客,以成就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林笔顺简介: 作家、诗人。许多作品散见百度等各大平台网络,2023年在莆田学院友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出版一本《守候》,2024年将再次出版一本《我行走在初春的路上》。喜欢书法,亦喜欢绘画。2017在四川绵阳加入硬笔书法会员。不忘初心,励志前行。
大家都知道武术可以健身,武术有蕴含许多养生之道,武术有促进社会进步之功效。
请听姚志贤、林桂池对武术的见解,用几个字简要阐述武术的精髓:勤练、创新、发扬光大。
姚志贤、林桂池经常到莆田南少林、囊山寺去展演武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都知道莆田南少林是学武的好地方。
请看林笔顺对莆田南少林和囊山寺是怎样描写的:
南少林,听其名字,就想到寺庙里的和尚,个个武功盖世,超凡脱俗,能够飞檐走壁,升天入地。
我不探究南少林的往古溯源,只参观现在南少林寺的大概情况,有些事不想弄的太明白,只是走走看看,以饱眼福。
南少林寺,建的还算气势宏伟,寺庙错落有致,寺庙里环境不错,有吃有住的地方,可以养生,修行。
南少林寺,盘居福建莆田西天尾镇九莲林山村里,地理位置独特,具有藏龙卧虎之气势。在这里高居山顶,可以远览莆田部分景色,站的高,看的远。有扩大胸怀,包容万物之心。
庙居山顶,信佛之人,可以在这幽静之地,虔诚膜拜佛祖,以达心灵之清静,思想之升华。
我也信佛,所以参观寺庙,带着敬畏之心,带着对佛之信仰,带着对世间万物之爱恋,对庙里的一切保持尊敬之心。
参观南少林寺,我最喜欢是路上的风景,路上的树木,路上的花花草草。
五月,路边的树木葱茏翠绿;路边的蝉鸣,飘扬激荡;路边的气息温柔清新,阵阵清风送爽。
你看,路边的泡桐树开花了,一朵朵亮丽洁白,泡桐花把山路衬托的干静优雅。我喜欢洁白的花朵,因为它开的纯洁,开出内心的纯朴。
进入南少林寺入口处,有一路牌写着南少林英才文武学校欢迎您。我上去参观了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建在山顶,是学习和练武的好地方。
少年强,国家强。武术强身健体,南少林英才文武学校把国人培养成文武双全。
南少林寺还跟河南嵩山少林寺遥相呼应,形成“南拳北腿”,世称“南北少林”。
林笔顺还有一篇《到涵江囊山公园看风景》的文章:
有一处湖安卧在巍峨囊山山脚下;有一处湖倒映着磅礴囊山的优美;有一处湖折射了囊山寺庙的宏伟蓝图。这处湖叫囊山森林公园湖。
我行走在湖边,我行走在湖的小桥流水间,我依亭台楼阁看鱼在湖水里游荡。
我仰望着蓝天白云的天空;我仰望着怪石嶙峋的囊山;我仰望着气势恢宏的囊山寺,心里一股乡愁涌动。一千多年来,囊山寺命运多舛,嘉靖年间,寺被倭寇焚毁,现有的建筑物经过清熙、光绪与民国年间人们的努力陆续再建。
这几年政府大力开发了囊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将囊山寺、天元岩、九莲岩、九莲山庄、莆田民间第一厝等景点串联起来。
我经常去囊山走走看看,是因为囊山有山有水有寺,水可洗涤心灵的尘埃,寺可沉淀心灵的灵魂,山可升华心灵的气魄。
我步入囊山寺,我登台阶而上,囊山寺建筑群依山势布局,讲究中轴对称,建筑巍然屹立,古朴庄严,体现着佛教文化的内涵。
囊山寺旧时为驿道宿站,有我们熟知的文人墨客,如蔡襄、朱熹等途经此地。
有朱熹曾住在寺内的诗:晓发渔溪驿,暮宿囊山寺。云海近苍茫,溪山拥清翠。行役倦修程,投闲聊一憩。不学塔中仙,前途定何事。
有蔡襄观囊山之后所写《囊山寺石屏轩》的诗:巉岩山势插长空,峢巘参差间竹丛。背若垂囊添重负,辟天坐镇海门东。
囊山寺里有一口"唐井",据说这是唐景福元年(892年)妙应祖师率众僧开挖的。妙应禅师是囊山寺的"开山祖师",在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妙应禅师曾栖隐于此。
囊山寺内还有一个以前的厨房,现还保留宋初石柱、石槽、石磨以及明代的三口铁鼎,铁鼎直径约
囊山寺后门处有一石刻,上面应该是宋朝熙宁年间张伯常和蒋颖叔所留的石刻。
历史已走远了。“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我也发发感慨:“一生不过亦如此,半生经历半生悟。为何物主造世间,到头唯留空心愁。”
顿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有哲学道理。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