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季,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没有往年的严寒,更多的是心中的热情与温暖。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缅怀,我有幸走进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东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9号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宛如一座巍峨的红色殿堂,矗立在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旁,诉说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成为展示党的奋斗历程的精神圣地。
还未进入展览馆,就被其宏伟的外观所震撼。站在广场上,仰望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心中满是震撼。展览馆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整体呈现“工”字形,寓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外观采用传统的柱廊式结构,东西两面立有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这28根廊柱,每一根都仿佛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
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大型党旗雕塑《旗帜》气势如虹,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大型雕塑分别对应“四个伟大”主题,276个人物与583块汉白玉融为一体,栩栩如生地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历程。这些雕塑不仅展现了艺术的魅力,更传递出一种精神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党的伟大与不朽。
穿过广场,拾级而上,进入展览馆的大厅。大厅内,由100块漆板拼接而成的《长城颂》巨幅漆画映入眼帘。这幅漆画长40米、高15米,以雄伟的长城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自强不息。站在画前,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所展现出的磅礴力量。
进入展览馆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每一步都是一段历史的跨越。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精心设计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建立中国共产党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通过26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展览的第一部分,将我带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展区,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中国在列强侵略下所遭受的苦难。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仿佛在诉说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复原的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场景,让我仿佛回到了1921年的那个夏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一段开天辟地的历史,是中国革命的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起点。那艘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红船,从嘉兴南湖启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
展厅中,李大钊同志就义时的绞刑架、方志敏同志的《可爱的中国》手稿、赵一曼同志的遗书等珍贵文物,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继续前行,革命根据地创建、遵义会议复原景观,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历程。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党的七大投票箱,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复原场景,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第二部分的展览,让我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与自豪。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使用的话筒、穿戴的衣帽和庆典活动的珍贵视频,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看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章(一级文物),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时刻。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展厅中,东方红54履带拖拉机、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等展品,见证了新中国在工业领域的起步与发展。同时,展览还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如开凿红旗渠、建设塞罕坝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展览中展示的“两弹一星”模型,让我看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也看到了无数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强盛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展览的第三部分,聚焦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纲手稿,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小岗村的红手印,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步,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大胆探索和创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展览中展示的经济特区图片,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广阔前景。
多种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上使用的指挥刀等实物,见证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时刻。同时,展览还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巨大成就,如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等。
在这一部分,我还看到了许多反映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展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如今的智能家居设备,从传统的通信方式到如今的5G网络,这些展品让我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四部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40余份重要批示和信件,体现了党中央对各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导。展厅中,嫦娥五号模拟舱、深海探测采样样品、超级计算机等展品,彰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展览还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参观快结束时,我在互动多媒体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像,心中默念:“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不仅是我的个人感悟,也是所有参观者共同的心声。
参观完展览,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展览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形式,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让我深受触动。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正是这种深厚的鱼水情,让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战胜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党的历史知识,更能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和崇高使命。参观展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精神的升华。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