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 中华大健康 >> 内容
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作者:李德新 编辑:子祺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5年03月06日香港刊发  阅读:
在中医药的璀璨星河中,还少丹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更在现代社会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丹” 之名贵,标准严苛 在传统中药剂型的 “舞台” 上,丹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 “药剂之冠”。在现代科学标准规范下,能以 “丹”..
亚洲时代周刊03月06日讯(李德新):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在中医药的璀璨星河中,还少丹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中医智慧,更在现代社会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丹” 之名贵,标准严苛

在传统中药剂型的 “舞台” 上,丹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 “药剂之冠”。在现代科学标准规范下,能以 “丹” 命名的药物少之又少,必须经过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认可。还少丹作为补肾类目中极少数获批以丹命名的产品,其背后有着严格的评定标准。疗效显著是基础,拥有独特疗效才能脱颖而出;历史悠久,历经几百上千年的传承检验,见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选材上乘,精选道地药材,从源头上保证品质;工艺精湛,既遵循传统炮制方法,又符合现代中药品质标准,如还少丹的生产结合了非遗工艺和高新技术 ,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配方精妙,机理科学

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还少丹遵循 “补肾要补脾” 的正道,其配方堪称精妙绝伦。巴戟天、肉苁蓉等多味药材补肾固精,山药、茯苓等提升脾的运化功能,巧妙地将营养和补益成分运送至肾,转化为肾精,有效填补亏虚的肾,避免了 “补不进,白补” 的问题,实现脾肾双补,让身体精气充沛,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炮制精良,匠心独运

其炮制工艺更是还少丹的一大亮点。历经 18 道非遗炮制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压榨、蒸晒、酒浸等步骤,去除药毒,释放精纯药力。七大关键炮制方法,如楮实制霜、九蒸九晒熟地黄等,尽显传统中药炮制的魅力。全程无熏磺工艺,保证了药物的天然纯净;药粉精研至 100 目,使药性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还少丹的炮制由荣获 “大国工匠” 荣誉称号的非遗制丸工艺第五代传承人蔡苏严苛监制,他 20 多年的丰富炮制经验,让还少丹的品质达到了极致。

历史渊源,文化厚重

还少丹的组方完整收录于宋代《杨氏家藏方》,与《黄帝内经》等并称为中医传统文化四大宝典,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虽该书在国内曾失传,但在 1890 年被重新发现,重归祖国,现保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其在海外也有重要藏本,如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南宋淳熙年间刊本,是目前最完整、最珍贵的版本。历代名医对还少丹的调理运用,更是让它成为御用养生丹方,像清光绪年间,名医马文植用还少丹为慈禧太后调理肾精亏虚症状,效果显著,使其长期服用以补五脏、驻青春。

现代优势,权威保障

如今,还少丹由国药集团旗下太极集团桐君阁药厂出品,作为央企生产的产品,品质有坚实保障,且通过了正规 OTC 药品认证。它具有十大优势,从千年名方的历史底蕴,到优质的药材、全面的补肾功效,再到非遗工艺、大国工匠监制等,每一点都彰显着其高端养肾滋补丹的地位。

药理解析

脾肾双补 —— 补得进

滋阴补阳 —— 补不错,不上火

五脏同调 —— 补到根本,养心安神

补肾三养 —— 补漏、填精、固气

适用广泛,专业建议

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还少丹适用于多种人群。对于比较健康、想养生的人群,两个周期(六个月)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老慢病但症状轻微或年龄超过六十岁的人群,三个周期(九个月)能有效改善症状;一体多病的老慢病较重的人群,四个周期(一年)可帮助调理身体;糖尿病或血糖不稳定的人群,使用不含蜂蜜的大蜜丸效果更佳。当然,作为补益类产品,还少丹虽可用于日常保健养生。

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还少丹,这一传统中药瑰宝,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科学精妙的配方、精良的炮制工艺以及现代的品质保障,在现代健康领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新的希望与活力。

探秘还少丹:传统中药瑰宝的现代传奇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