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今朝人物 >> 内容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作者:记者 田丕津 编辑:子祺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5年03月11日香港刊发  阅读:
今天是中国亿万电影观众悲痛的日子。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东侧一号厅,为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做遗体告别仪式。 于洋是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到电影厂的优秀电影演员之一。在長期从事党的电影事业中,硕果累累。参与拍摄了近五十部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他都担任主角。他的这些影视作品中,有多部作品成..
亚洲时代周刊03月11日讯(记者 田丕津):

今天是中国亿万电影观众悲痛的日子。上午十时,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东侧一号厅,为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做遗体告别仪式。

于洋是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到电影厂的优秀电影演员之一。在長期从事党的电影事业中,硕果累累。参与拍摄了近五十部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他都担任主角。他的这些影视作品中,有多部作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永恒经典。于洋被中央文化部选定为新中国“二十二位影星〞之一,照片挂满当时全国各大电影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于洋担任全国政协代表,并在电影界的各专业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电影发展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第十九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于洋的一生,为新中国电影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自己毕生的贡献。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目中。

参加今天的向于洋遗体告别仪式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社会上的观众朋友。他们拿着收藏的,刊有于洋的电影海报、剧照和电影杂志,来到本次追悼活动现场。

为了全面报道于洋晚年的身体状况及他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记者选用了一些当年的真实照片,配发在今天追悼会的报道中。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3月11日清晨8点,追悼会大厅的两侧长联,选用的文字内容,是电影艺术家于洋参与的电影片名,可谓独具匠心。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来自天津的电影观众,把珍藏多年的有关于洋和夫人杨静女士的新闻报道的报样,展示给中新社记者。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出席今天于洋追悼会的文化部、电影集团及八一电影厂的领导们,在于洋遗体前致哀。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领导们瞻仰电影艺术家于洋的遗容。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领导们向于洋的女儿于静江女士表示亲切的慰问。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老电影艺术家陶玉玲向于洋的亲属们表示慰问。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出席今天告别仪式的群众绝大部分来自北京和各地的影迷。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3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经典电影频道为了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再次播放电影《英雄虎胆》。图为于洋扮演的男主角: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的影像。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电影艺术家于洋和夫人杨静生前的后二十年,都是在医院和养老院度过的。2014年,于洋在部队医院做了颈椎、腰椎多次手术后,与女儿于静江及医院院长在病房内留影。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电影艺术家于洋和夫人杨静在病房里留影。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在于洋和杨静住院期间,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和著名电影演员谢钢看望两位老人。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2014年,于洋再次成功做完腰椎手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看望于洋。图为于洋走出病房,在电梯间送王立平进入电梯前的留影。

永远怀念电影艺术家于洋

经过多次手术的电影艺术家于洋在出院前,与医院院长及全体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