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民众发声 >> 内容
汾河告急:万吨煤矸石堆积成山,生态灾难亟待解决
作者:章博 编辑:吴杰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5年03月30日香港刊发  阅读:
汾河告急:万吨煤矸石堆积成山,生态灾难亟待解决 近期,汾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多个地区存在煤矸石等工业废渣无序堆积、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生态安全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也对汾河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介休师屯南村后山,一个无..
亚洲时代周刊03月30日讯(章博):

近期,汾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多个地区存在煤矸石等工业废渣无序堆积、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生态安全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也对汾河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介休师屯南村后山,一个无防渗措施的填埋场成为污染源,村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饮用水井因污染而被迫改喝过滤水,而遮尘棚上积满的黑灰粉末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距离汾河仅300米的山谷中,云其浩公司运营的复垦项目竟然没有排水系统,黑色淤泥直接通向河道,严重威胁着汾河的水质安全。 

临汾尧都区河底村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长达200米的煤矸石带盘踞在支流两岸,废弃矿区露天堆积的废料更是触目惊心。灵石县荡荡岭村倒闭的洗煤厂外,成吨的废渣侵占着汾河的支流,而古县涧河岸边选煤厂直接将工业废料倒入河道,这种行为无异于对生态环境的公然挑衅。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治理项目也存在严重问题。孝义市旺家原村的填埋场违规堆砌高达6米的废渣层,孤立排水渠形同虚设;胡家窑村的排矸场公示牌更是成了摆设,粉尘漫天飞舞,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涉事企业德茂源、鑫鸿公司在近五年内屡遭环保处罚,却屡罚不改,这已成为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

据统计,山西省每年产生的煤矸石超过1.2亿吨,现存固废总量更是高达60亿吨。这些固废正在吞噬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给整个区域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尽管省政府已经出台了25条攻坚措施,但专家警告称,如果不能突破无地可堆的困局,煤都或将沦为巨型污染场。

面对这场关乎黄河命脉的生态保卫战,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突破无地可堆的困境。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教育,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汾河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