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旅教 >> 文体教育 >> 内容
邂逅孝义“六尺巷”一三月底的历史回响与现代启示
作者:章博 编辑:子祺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5年04月02日香港刊发  阅读:
邂逅孝义“六尺巷”一三月底的历史回响与现代启示三月底的春风,带着一丝凉意与生机,吹拂在孝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上。作为一名记者,我带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对文化的深深敬仰,踏上了探访孝义“六尺巷”的旅程。孝义,一个名字中就蕴含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而“六尺巷”更是这座城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
亚洲时代周刊04月02日讯(章博):三月底的春风,带着一丝凉意与生机,吹拂在孝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上。作为一名记者,我带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对文化的深深敬仰,踏上了探访孝义“六尺巷”的旅程。
孝义,一个名字中就蕴含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而“六尺巷”更是这座城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一条狭窄的小巷,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宽容与谦让的象征。
当我走进“六尺巷”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旁古朴的砖墙和脚下的青石板路。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漫步在巷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邻里和睦、以礼相待的年代。我想象着当年霍家与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而霍家最终选择退让三尺,邻居亦退让三尺,从而形成了这条六尺宽的巷子。这个故事不仅彰显了霍家的宽容大度,更成为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
在探访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位当地的居民。他们热情地向我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以及这条巷子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他们说,每当遇到困难或矛盾时,他们总会想起“六尺巷”的故事,用宽容和谦让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从而化解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
除了感受古巷的历史韵味,我还被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巷子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书法爱好者在墙上题写的诗词歌赋,以及描绘当地风土人情的画作。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探访即将结束时,我站在巷口,回望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巷。夕阳的余晖洒在巷子上,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不禁感慨万干,这条小小的巷子,不仅承载着一段历史佳话,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宽容与谦让是多么的重要。
这次邂逅“六尺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价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六尺巷”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探访和品味。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继续我的新闻之路,用文字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和历史的故事,将这份宽容与谦让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